NEWS

AI泡沫下,企业要的是有用的AI

2025.08.21火猫网络阅读量: 354

近期,GPT5的发布再次将AI推上舆论风口,但当我们剥开"更聪明、更全能"的宣传外壳,却不得不直面一个冷静的事实——GPT5并非AGI(通用人工智能),甚至只是GPT4基础上的"迭代优化",而整个AI行业正被一场"集体 hype"包裹着泡沫。

Sam奥特曼在专访中被问"GPT5能做而GPT4做不了的任务"时,回答始终模糊:"更聪明、整合了快思考慢思考的综合产品"。这像极了iPhone5对iPhone4的提升——屏幕大一点、相机好一点,但没有本质的"颠覆性"。就像GPT5演示的"一键生成网站",GPT4早已能完成,只不过GPT5的视觉效果更精致。GPT4其实已经能在SAT、GRE中超越80%人类,GPT5的进步,更多是"量变"而非"质变"。

那么,AI行业的泡沫从何而来?看产业上下游的"利益链"便知:英伟达、AMD等硬件厂商因GPU需求暴涨股价翻倍,云厂商靠GPU服务器的高使用量赚得盆满钵满,OpenAI等AI厂商因高估值不得不持续烧钱维持"技术领先",而应用层公司不少靠"贩卖焦虑"存活——用"不上AI就落后"的话术,说服企业购买大量"用不上的功能"。连投资人也陷入"乐观循环":宁可相信巨额投入会带来量级回报,也不愿正视"技术增长赶不上预期"的现实。

但真实的企业客户是什么样?我们走访过几十家企业,从零售到制造,从互联网到传统行业,几乎所有客户都对AI保持"谨慎乐观":他们不会为"最先进的模型"买单,而是要"能解决具体问题的工具";不会一开始就搞"全公司AI转型",而是从"简单应用"做起——比如用AI优化小程序的订单处理,用智能体总结内部会议纪要,用AI工作流提醒客户跟进。因为他们知道:AI要落地,得先"证明自己有用",还要调整组织架构、优化流程,这些都需要时间。

这正是火猫网络一直坚持的"落地逻辑":我们不跟风宣传"最先进的AI技术",而是帮企业找到"最适合的AI场景"。比如网站开发,我们会结合AI智能体打造"会思考的官网"——不是让官网"能写文章",而是让它能根据用户行为自动调整内容布局,比如针对年轻用户展示产品视频,针对企业客户展示案例白皮书,这样的"智能优化",让合作客户的官网转化率平均提升18%;再比如小程序开发,我们用AI工作流帮餐饮客户做"智能排班"——通过分析历史订单数据,自动调整服务员班次,减少了15%的人力浪费;还有智能体工作流开发,我们帮教育机构做"学员跟进系统"——智能体自动记录学员的课程进度、疑问,提醒老师及时沟通,让学员 retention率提升了20%。

这些不是"轰动的AI成果",却是企业能实实在在摸到的"价值"。就像我们的一位电商客户说的:"我不需要GPT5能写小说,我需要它能帮我把小程序的退货率降下来——火猫做到了,这就够了。"

AI的价值,从来不在"追新",而在"有用"。当整个行业都在为"GPT5是不是AGI"争论时,火猫网络更在意"企业的AI用对了吗?"——我们专注于网站开发、小程序开发、智能体工作流开发,不是因为这些是"最热门的赛道",而是因为这些是企业"最需要的数字化基建"。我们不做"卖模型的公司",我们做"帮企业把模型用起来的公司"。

如果你也在寻找"有用的AI",不妨联系我们——火猫网络的业务包括网站开发、小程序开发、智能体工作流开发,我们不鼓吹"最先进的技术",只交付"能解决问题的结果"。联系方式:18665003093(徐),微信号同手机号。

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