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

小白必看的5个AI核心术语

2025.08.19火猫网络阅读量: 500

刚接触AI的你,是不是常被Prompt、RAG、Agent这些“字母组合”绕得晕头转向?别慌!今天咱们就用“唠家常”的方式,把这5个AI世界的“基础术语”拆解得明明白白,让你看完就能跟朋友说句“我懂AI术语啦”!

1. Prompt:给AI定“说话规则”

你跟AI说的第一句话,叫User Prompt(用户提示词)——比如“我想复习线性代数”,AI会给你基础建议。但要是想让AI更“有身份”,就得加System Prompt(系统提示词):比如设定“你是大学数学助教”,同样的问题,AI会说“咱们先从矩阵运算开始,要不要试道例题?”这就像给AI戴了个“身份牌”,让它说话更贴合场景。现在很多平台都能自定义System Prompt,比如让AI当GitHub助手,把提交代码的细节写进系统提示,AI就能严格按要求帮你操作。

2. RAG:让AI“先查资料再说话”

AI的知识来自训练数据,但要是问“React 19有啥新特性”,没RAG的AI可能乱编。而RAG(检索增强生成)就像AI的“百度”——先去查React官方文档,再用真实信息回答你。这招超有用!比如企业的智能客服,用RAG能准确回答产品最新功能,再也不会“瞎掰”。

3. Agent:能“动手”的AI管家

Prompt和RAG让AI“会说话”,但Agent能让AI“会做事”!比如你说“帮我整理下载文件夹”,传统AI会告诉你“先选文件,再移动”,但Agent能直接调用电脑的文件工具,真的把图片和文档分类好。就像Cursor里的Agent模式,能自主规划、搜索并执行操作,帮你写代码、查资料,比“只会说”的AI管用多了!

4. Function Calling:AI的“操作说明书”

早期Agent调用工具时,经常“格式乱套”——比如想让AI执行Python代码,它可能输出一堆乱七八糟的内容。这时候Function Calling(函数调用)就来了:它把工具的名字、参数用JSON标准化,比如调用“run_code”工具时,AI必须输出:{"name":"run_code","arguments":{"language":"python","code":"print(1+1)"}}。这样AI调用工具更准确,服务端也能轻松处理,再也不用怕“执行出错”!

5. MCP:AI工具的“共享仓库”

如果每个Agent都要自己做“网页搜索”工具,那得多麻烦?MCP(多通道协议)就像个“工具共享仓库”,把通用工具(比如网页搜索、文件管理)做成独立服务,让所有Agent都能“按需取用”。比如Puppeteer(浏览器自动化)、GitHub(仓库管理)这些工具,都能通过MCP共享给不同的Agent,既省时间又省力气!

其实,这些AI技术早就在火猫网络的业务里“发光发热”了!做网站开发时,我们用RAG让智能客服能准确回答用户的产品问题,用Prompt给客服设定“亲切导购”的人设,让用户觉得像在跟真人聊天;做小程序开发时,我们用Agent实现自动预约、订单提醒,让小程序不仅“好看”还“好用”;做智能体工作流开发时,我们用Function Calling标准化工具调用,用MCP共享通用工具,帮企业把流程效率提上去,把重复成本降下来。

AI不是“高不可攀”的技术,而是帮我们解决问题的“好帮手”——就像Prompt让对话更贴心,RAG让回答更准确,Agent让AI会做事一样,火猫网络也想做你的“好帮手”:用最实用的AI技术,帮你打造更智能的网站、小程序和工作流。

如果您也想让业务“变智能”,欢迎联系我们:业务覆盖网站开发、小程序开发、智能体工作流开发,联系方式:18665003093(徐),微信号和手机号同号,随时等你来聊!

联系我们